心血管疾病正在盯上年轻人配资线上有哪些,而大部分患者并不自知。
中国疾控中心在4月3日发布的科普文章中援引数据称,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显示,我国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约七成以上患者不知晓自身的高血压状况,控制率更是不足10%。长期以来,公众对中青年高血压的关注明显不足。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此前国家卫健委的发布会上,专家表示,近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首次发病的年龄有下降趋势。
在社交媒体上,一位96年女生分享她被诊断为脑中风的经历;另一位40岁的男性在运动后突发心梗被送到心脏重症监护室(CCU)。而这些患者平时自认为健康人。
根据2023年《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群中,20至39岁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为44.3%,其中20岁至29岁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达15.3%。在这些年轻患者当中,64.4%的人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以高血压为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老年患者相比,中青年患者的高血压持续时间短,靶器官损害较少,短期(5-10年)心血管风险相对较低。对于高血压,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规范管理,才能降低未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称,由于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加之患者发病初期往往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足、对用药有顾虑,导致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知晓、治疗、控制率低下的问题尤为突出。
专家表示,如平时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是身体挣扎着发出的预警信号,应引起重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主任张毅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针对中青年的心血管疾病,应注重日常检查,并推动“心血管1.5级预防理念”,对早期心血管器官损伤的全面筛查和干预。
据介绍,心血管一级预防是指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措施延缓或避免临床事件发生;心血管二级预防是指针对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病事件的患者,为了预防心血管病的复发和降低死亡率所采取的措施;心血管1.5级预防,则是介于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之间的预防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出现心血管早期器官损伤,但尚未进展至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健康生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钱童心
相关阅读
各方都在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AI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起高血压疾病防控“政府-社区-个人”管理的闭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疾病负担。
320 03-08 16:45
高血压进口原研药在大医院可开的有十几种,一些热门的高血压药物,比如辉瑞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研药“络活喜”确实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普通门诊会出现“无药可开”的情况。
2109 01-24 16:03
在最新的讨论中,一种叫做“络活喜”的降压药再次被提起。上海市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称自己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络活喜,但换了国产药后“一粒血压降不下来,需要两粒”。
2393 01-20 10:26
“在愿意为高质量产品支付溢价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消费趋势。也只有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口市场中,我们才能实现如此细分的市场策略。”
192 2024-11-07 22:59
RDN配资线上有哪些,高血压治疗的第三驾马车
17 2024-09-20 09:5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